黎侯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93章 梦中事,穿成堡宗他姐,一不小心拯救大明,黎侯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元光五年夏,第一次出海的人员终于全部回京,朱予焕下旨准许宫中开宴犒劳船队成员,又特意命周寿去后宫拜见姐姐周盈盈,报个平安。

作为船队的首领,张忠单独拜见皇帝,将满剌加外府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番。

东西本就是当初郑和下西洋修建的,如今朱予焕派出去的船队只需要简单修缮一番,是以并未在这件事上消耗太多资源。

在此期间,张忠组织船员观察当地气候物产,定期巡逻监视海上来往的船队,查看是否有外来人口驶入大明管控的海域。

但这一年以来,确实没有什么意外收获。

朱予焕将张忠勘探测绘的舆图拿在手中,不由陷入了思考。

她固然考虑过等欧洲的那群人过来,但按照两次船队的报告来看,那群鸟人在哪个角落里蹲着还说不定,时不我待,看来只能她来想办法了。

张忠见朱予焕久久没有说话,一时间也不敢过多言语。没想到不到片刻,朱予焕已经露出了惊喜的表情,让张忠更加摸不着头脑。

朱予焕起身走到书桌边,让宫人为自己铺纸研墨,四五笔便将张忠所呈舆图的轮廓勾勒在纸上,随后朱予焕又在那幅舆图下面补了几笔,很快就在纸上画出几块陆地的形状。

“你来。”

张忠见朱予焕冲自己招手,小心翼翼地上前。

朱予焕这才指着图对他道:“朕夜半做梦,梦到先祖在田间劳作播种,想必是意在告诉朕,一定要振兴农事,朕本是要与他们一同耕种的,不曾想先祖们竟然带朕进了一间屋内,里面供奉着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神位。朕少年时曾经修建泰山娘娘庙,也是缘法,便跟随祖先一同祭拜娘娘,没想到娘娘竟然显灵了。”

旁边的宋翠莲掐了掐掌心,以免自己有失礼之举。

张忠其实很清楚朱予焕的个性,她是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什么神明的,这些不过是朱予焕想要借神明之口说出的话。

果不其然,朱予焕接着说道:“娘娘给朕看了一幅图,其中一部分恰巧和这幅图有重合之处。”

张忠认真地盯着这幅图许久,还是不由问道:“陛下,下面这几块地是……?”

他自己目测了一番,下面那两块陆地的面积明显要比大明的疆土还要大,与满剌加这样的小国截然不同,若是当真有这样的土地存在,上面或许也会有大明这样的国家,实力恐怕不容小觑,不是大明周边的这些小国可以比拟。

更加麻烦的是,大明和这些地方的距离比和周边国家的距离更远,也没有前人探索留下的经验,前方可以说是一片未知,不仅是船队要面临巨大的考验,朱予焕这个计划的主要制定者也一样存在压力。

朱予焕自然是察觉到张忠的担忧,但却并没有解释什么,只是接着说道:“娘娘所言,中国自古以来便以农耕为生,而如今国富民强,但土地有限,已非自古以来中国所拥有的作物可以满足,所以要前往未曾前往过的土地寻找新的作物,如此才能保佑我大明百姓暖衣饱食。”

张忠这下算是明白了,朱予焕的意思是希望大明的船队能够去往更远的地方,甚至是先前大明未曾去过的地方,找到她口中的新作物。

他原本还觉得朱予焕应该是假借神仙之口来达成自己的目的,可朱予焕却又能如此精准地下达任务,以她没有把握不会轻易出手的个性,绝不会无的放矢……

难道还真有神仙出面指点了?

朱予焕见张忠神情有些许变幻,不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,随后道:“你好不容易回国,回去见你的父母、妻子吧。”说罢,她又对身旁的宫人吩咐道:“去知会一声,让张懋和张杰跟着一同回张家。”

“是。”

张忠见状行礼道:“陛下的吩咐,臣都记在心上了。”

朱予焕只是摆摆手,示意他退下。

张忠犹豫片刻,还是开口道:“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回学堂再深造一段时日,臣必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,与南洋学堂培养的人才再度出海,完成陛下的心愿。”

朱予焕微微一愣,已经明白了张忠的意思。

他是要按照朱予焕所说,一力完成这个重任。

待到张忠离开,宋翠莲这才走到朱予焕的身边,道:“陛下当真如此笃定吗?”

她跟在朱予焕身边已经三年了,自然也很清楚这位和道家颇有缘分的皇帝,心中并不相信所谓的神鬼之说,刚才和张忠说的那些话都是皇帝刻意编造出来的,无非是希望师出有名罢了,如同当初皇帝去宗庙占卜祈求是一样的。

按照图上的比例,要去那么遥远的地方,还要跨过一大片海洋,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恐怕要和当年建设安南不相上下,大明已经在这方面有过“吃亏”的经历,只怕这一招在此时此刻未必好用。

朱予焕闻言,开玩笑似的反问道:“难道你也不相信朕的梦?”

宋翠莲急忙道:“臣不敢。”

朱予焕抬手示意她起身,这才像是喃喃自语一般道:“朕确实有过这么一场梦,梦里的世界和真的一般,在那个世界,真的有这样的陆地,在那陆地之上,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作物,只要能将它带回我们的国家,挨饿的百姓会越来越少。”

其实在务农寺如今的培育下,稻谷、麦子、高粱等作物的亩产量比之先前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,但繁育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,更不用说推广全国了。

况且朱予焕对印象中的明朝遇上小冰河期的说法印象深刻,先前冬日里京城遭受雪灾也在隐隐印证这个说法,但人口不可能会因此而减少,想要喂饱这么多的百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只能通过移民和新作物来暂缓矛盾。

朱予焕无所谓如今的大明会比历史上的延续得更长还是更短,但她很在意这些百姓的死活。

不论大明走得是否“体面”,她都不希望不会有“遗民”的产生,更不希望在此基础上会有更多无辜百姓受苦受难。

朱予焕叹了一口气,道:“就和太子的事情一般,慢慢来吧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私藏愠色

涂图点点

九品莲劫

晨星暮雨

贫民阵符师

荒唐的活着

绝世双骄路

月色无垠

贬妻为妾?贤德大妇她掀桌了

无间之令

崩坏:伪物的残存

一位Trut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