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全四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34章 分享说先生,求佛记,玉全四美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四儿拿出手机翻看着又道:“当然,如果我们去搜索网络,就会发现对于“先生”这个词,还会有更多精彩的论证。比如说,“先生”作为对男人的尊称,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,至少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时间了。而较早被记载在文字中的,便是《论语·为政》中的一句话:“有酒食,先生馔。”这里的注释解释道:“先生,父兄也。”也就是说,在那个时候,“先生”所指的就是父兄这样的长辈。
不仅如此,《孟子》中也将“先生”视为一种尊长。比如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先生何为出此言也?”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,这里的“先生”同样是指那些年长且有学问的人。
不过、"先生”的称呼含义在历史上曾经多变。早期作为对父兄、长辈而有学同者的专称,也就是将“先生”看作“先出生者”。如《战国策?齐策三》中的“三先生”,高诱就注解为“先生,长老先己以生者。”《宋卫策》:“乃见梧上先生。”高诱同样认为“长者有德者称。”
那么、果真“先生”为“先出生者”吗,古人的看法也不一致。屈原《九章?桔颂》:”年岁虽少,可师长兮!"年轻的老师也可称为“先生”。同样是这个孟圣人,在《孟子?告子下》中就称宋轻(读 keng )为“先生”。当时,孟子已经七十多岁,而这个宋轻则年轻得多,照样也可称其为“先生”。
有学者考证,自先秦至秦汉,“先生”的含义本不专一,但主要意思是“古者称师曰先生也。”此外,史游《急就章》颜师古注解说:“先生”也是对老成之人的敬称。还有的对学官、术士、能工巧匠等有头有脸的人也称“先生”。而文人们大都不够谦逊,也把“先生”称呼自己。有个名叫褚少孙的文人,在补《史记?三代世表?序)中就大言不惭称自己为“褚先生”。还有陶渊明自称个人为“五柳先生”,更是尽人皆知,没有人觉得有何不妥。不仅一般人常用“先生”这种称呼,连皇帝也拿来直呼臣下,如汉武帝就称滑稽大师东方朔为“先生”。历史上的一些开明皇帝如李世民、朱元璋等,都对自己的爱卿呼为“先生”。可见,“先生”的含义十分广泛。
实际上,“先生”这个词汇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男性的称呼,它同样可以用于称呼女性。在徐珂所着的《清稗类钞·称谓类?老师先生》一书中有记载:“上海的高等妓女,也就是世俗所说的‘书寓长三’,也被称为先生而不是小姐。”这种称呼方式在一些文艺作品中,比如《九尾龟》等,更是屡见不鲜。
即使到了现代,对于那些文化素养较高或者德高望重的女性,人们依然会尊称她们为“先生”,以表达对她们的敬重之情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