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王师所至,河内望风披靡
世家千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34章 王师所至,河内望风披靡,三国:我,吕奉先,真不想拜义父,世家千年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韩馥率领着六万大军,浩浩荡荡地开进河内。
军旗烈烈,遮天蔽日。
马蹄声如雷,震得大地都在颤抖,威凛之势仿若要将天地都笼罩其中。
一路上,百姓们惊恐万分,纷纷躲避。
河内豪绅见韩馥大军势大,为求自保,纷纷出城投降。
他们身着华服,手捧印信,恭恭敬敬地站在路旁,口中高呼着:
“愿为使君效犬马之劳!”
韩馥骑在高头大马上,看着投降的豪绅,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,心中的傲气也愈发膨胀。
“哈哈,没想到我韩馥竟有如此威望,所到之处,无人敢当!”
韩馥仰头大笑,声音中充满了自负与嚣张。
刘子惠见状,连忙上前恭喜:
“使君威武!以您的实力,此番进军,必能攻入京师,匡扶汉室,成就不世之功!”
韩馥笑了笑,心中更是畅快无比:
“哼,董卓逆贼,竟敢祸乱朝纲,老夫必要替天行道,将他绳之以法!”
大军继续前行,很快便与王匡的军队会合。
王匡一脸悲愤,见到韩馥便高声喊道:
“韩使君,本初为董卓所害,此仇不报,我誓不为人!”
“我愿率本部兵马,随使君一同进攻京师,为本初复仇!”
韩馥一拍大腿,大声赞同道:
“好!你我二人联手,何愁董卓不灭?”
“此次进军,我们定要让天下人知道,谁才是汉室真正的忠臣!”
“公节,你对京师周边的地形最为熟悉,依你之见,我们该如何进军?”
王匡沉思片刻,指着地图道:
“使君请看,孟津关乃京师的重要门户。”
“只要我们能攻破孟津关,便可长驱直入,直捣京师。”
韩馥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,自己兵强马壮,区区一个孟津关,根本不在话下:
“老夫有六万大军,还怕攻不下一个汜水关?”
刘子惠心中暗暗担忧,生怕韩馥过于自负,会误了大事:
“使君,我们虽兵力雄厚,但也不可轻敌。”
“不如先派人去打探一下汜水关的虚实,再做定夺。”
韩馥不耐烦地摆了摆手:“不必如此麻烦!王师所至,守军必降!”
冀州大军如黑色的洪流,沿着蜿蜒的道路浩荡前行。
军旗猎猎作响,“韩”字大旗在风中肆意舞动。
大军所到之处,尘土飞扬,马蹄声、脚步声交织成一曲雄浑的战歌。
“报——”一名斥候快马加鞭,飞驰至韩馥的帅旗之下。
他翻身下马,高声禀报,“启禀使君,前方有一人求见,乃是河内太守张杨。”
韩馥听到禀报,微微挑眉,脸上露出一丝诧异,随即又恢复了意气风发的模样:
“张杨来了多少人马?”
“回使君,就他一个人。”斥候声音清脆,在嘈杂的行军声中清晰可闻。
“就他一个?”韩馥不禁失声,眼中满是震惊,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他身旁的一众将领也纷纷露出惊讶之色,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“你肯定?”韩馥再次确认,目光如炬,紧紧盯着斥侯。
“千真万确,使君。”斥候斩钉截铁地回答。
“好,老夫倒要看看,他意欲何为!”
韩馥冷笑一声,心中暗自思忖。
张杨孤身一人前来,到底有什么企图?是来投诚,还是有其他阴谋?
刘子惠心中隐隐担忧,上前一步,拱手道:
“使君,小心有诈。张杨此来,孤身一人,实在可疑,不可不防。”
韩馥满不在乎地一挥袖,傲气十足地道:
“他就一个人,老夫麾下六万大军,怕他不成?量他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。”
不多时,张杨被带到了韩馥面前。
他身着一袭朴素的长袍,神色平静,丝毫没有因为面对韩馥的大军而感到畏惧。
“韩使君,别来无恙。”
韩馥居高临下地看着张杨,眼中带着一丝审视,淡淡地道:
“张太守,你孤身一人前来,所为何事?”
张杨挺直身子,神色庄重:
“韩使君,如今董卓暴虐,祸乱天下,苍生受苦,汉室危在旦夕。”
“杨虽不才,却也有心匡扶汉室,愿加入联军,与使君一同讨伐董卓。”
韩馥心中不禁一震,没想到张杨竟然是来投奔联军的。
他原本以为张杨会有什么阴谋,却没想到是堂堂正正。
“足下……所言当真?”韩馥忍不住问道,眼中露出一丝怀疑。
张杨言辞恳切,发自肺腑:
“杨仰慕使君已久,使君义举,天下皆知。”
“杨愿效犬马之劳,追随使君,共诛董卓。”
韩馥心中暗自得意,脸上露出一丝骄傲的笑容: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