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曹公是要刺董,还是刺吕伯奢一家?
世家千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6章 曹公是要刺董,还是刺吕伯奢一家?,三国:我,吕奉先,真不想拜义父,世家千年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宝刀寒光闪烁,散发着一股凛冽的气息。
“七星宝刀削铁如泥,是我王家的传家之宝。”
“今日,我将它赠予孟德,望孟德能凭此刀,诛灭董贼,匡扶汉室!”
曹操接过宝刀,仔细端详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他将宝刀插入刀鞘,抱拳道:
“司徒公放心,操必不负所望,定斩董贼首级,以谢天下!”
二人又密谈了许久,制定了详细的计划。
待一切商议妥当,曹操起身告辞。
他怀揣着七星宝刀,大步走出了王允的府邸。
洛阳的清晨,阳光穿透淡薄的云层,洒在热闹的街市上。
曹操身着朝服,神色镇定,稳步踏入太师府。
他怀揣着七星宝刀,心跳微微加快,每一步都似踏在命运的刀刃之上。
今日,他将按计划述职,伺机刺杀董卓,为汉室除去心头大患。
太师府侍卫林立,气氛森严。
曹操被引至书房,见董卓侧躺榻上,神色慵懒。
他定了定神,上前恭敬行礼:“曹操,参见董公!”
董卓半眯着眼,隐隐察觉到曹操的异样,便想装睡试探。
他微微侧身,闭上双眼,呼吸渐渐平稳,似已入眠。
曹操心中一紧,右手悄悄握住了刀柄。
他缓缓靠近董卓,脚步轻得如同猫行。
董卓突然翻了个身,睁开了眼睛。
曹操心中一惊,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。
但他面上却毫无破绽,迅速捧出宝刀,高声道:
“太师,操听闻您喜爱宝刀,特寻来此刃,愿献于您,以表忠心。”
董卓接过宝刀,细细端详,眼中露出一丝欣赏之色。
曹操暗自松了口气,知道暂时逃过一劫。
他又与董卓寒暄几句,便借口有事,匆匆告辞。
待曹操离去,董卓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安。
他越想越觉得曹操的举动可疑,脸色渐渐阴沉下来,立刻下令:
“来人,速去将曹操给我抓回来,他定有不轨之心!”
曹操刚出太师府,便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声。
他心中暗叫不好,知道董卓已经起疑。
曹操立刻飞奔至马厩,解开缰绳,翻身上马,向着城门疾驰而去。
西凉兵在后面紧追不舍,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。
曹操连逃数日,风餐露宿,身心俱疲。
但其心中诛灭董卓、匡扶汉室的大志,仍如如同一团烈火,燃烧不息。
曹操摆脱追兵,行至一处县域,打算稍作歇息。
他走进一家简陋的客栈,刚一坐下,便听到旁边一桌客人在低声议论。
其中一人说道:“听闻曹操刺杀董卓未遂,如今正在被通缉,世道可真是乱啊。”
曹操心中一紧,却不动声色,继续听着。
一位儒袍书生站了起来,目光炯炯,言辞激昂:
“曹操虽刺杀失败,但他的勇气和大义,实在令人敬佩。”
“董贼祸乱朝纲,人人得而诛之。”
“曹操行刺,是为天下苍生,即便身死,也当流芳百世!”
曹操心中一动,仔细打量起此人。
只见他面容清俊,气质不凡,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英气。
曹操走上前去,抱拳道:“阁下高见,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?”
那人微微一愣,随即点头应允。
两人来到客栈后院,曹操环顾四周,确定无人后,低声道:
“实不相瞒,在下便是曹操。”
那人先是一惊,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:
“在下陈宫,字公台,久仰曹将军大名,今日得见,实乃幸事。”
曹操见陈宫并无恶意,便将自己刺杀董卓的经过,以及心中的大志,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宫。
他言辞恳切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
“操虽身处困境,但诛董之志,从未动摇。愿为汉室,肝脑涂地!”
陈宫深受感动,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:
“将军的大义之举,令宫钦佩不已。”
“宫虽一介小吏,但也渴望为天下苍生做些实事。”
“若将军不嫌弃,宫愿弃官追随,与将军共图大业!”
曹操大喜,紧紧握住陈宫的手:
“公台肯相助,操如虎添翼!有公台在,大事何愁不成!”
陈宫毅然辞去官职,跟随曹操踏上了逃亡之路。
两人一路昼伏夜出,向远离京师的远方奔去。
不知走了多久,他们来到了一处村庄。
曹操看着眼前熟悉的农舍,心中一动,道:
“公台,此处人家吕伯奢,与我父亲是故交,我们可在此处暂避风头。”
陈宫点头表示赞同,跟随曹操来到吕伯奢家门前,叩响了门环。
门开了,吕伯奢的儿子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。
屋内,吕家众人忙前忙后,准备饭菜,对曹操和陈宫关怀备至。
夜,如墨般浓稠,万籁俱寂。
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,为死寂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气。
曹操与陈宫借宿在吕伯奢家中,奔波多日的疲惫却未能让曹操安然入睡。
他躺在榻上,辗转反侧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被董卓追杀的惊险画面。
突然,一阵轻微的磨刀声划破了夜的宁静。
曹操心中一惊,瞬间从榻上坐起,全身的神经都紧绷起来。
自己如今是被董卓通缉的要犯,赏金丰厚,难保人心不被诱惑。
他悄悄起身,顺手拿起佩剑,蹑手蹑脚地靠近墙壁,附耳倾听。
月光如水,透过窗户洒在院子里。
曹操透过窗棂,看到吕家五子正在院子里忙碌。
地上放着一口大锅,旁边是几捆柴禾,还有一把锋利的菜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。
他们围在一起,窃窃私语,声音极低,曹操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。
曹操心中一紧,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被绑着送到董卓面前领赏的画面。
恐惧与愤怒瞬间占据了他的内心,他的手紧紧握住剑柄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
乱世之中,他已经见过太多的背叛与算计。
命只有一条,曹操不敢赌,也赌不起。
待五子忙碌完毕,各自回房入睡。
曹操深吸一口气,强压下心中的紧张与不安,等到夜深人静潜行而出。
他的脚步轻得如同鬼魅,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。
径直来到五子的房间,看着熟睡中的他们,心中没有丝毫犹豫,挥剑刺去。
每一剑都干净利落,伴随着几声短促的闷哼,五子在睡梦中便已命丧黄泉。
杀完人后,曹操才发现,柴房里捆着一头猪。
他的眼神瞬间凝固,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。
莫非自己杀错人了?
陈宫被动静惊醒,赶来查看。当他看到眼前的惨状,不禁喟然长叹:
“曹公是要刺董,还是刺吕伯奢一家?”
曹操身躯微微颤抖,手中的剑“哐当”一声掉落在地。
他的脸上满是痛苦与挣扎,嘴唇微微颤抖,良久,才挤出一句话:
“宁我负人,无令人负我!”
陈宫默然,直勾勾看着曹操,心中五味杂陈。
他曾经敬佩曹操的勇气与大义,以为找到了可以追随的明主。
可如今,眼前的一幕,让他对曹操的信念产生了动摇。
他不明白,一个立志拯救天下的人。
为何会在一念之间,变成了一个双手沾满无辜鲜血的刽子手。
曹操于暗夜的血腥误杀后,不敢有丝毫耽搁,趁着夜色继续仓皇逃亡。
马蹄扬起的尘土,掩盖不了他的功勋。
曹操刺董的壮举,如燎原之火,迅速传遍关东。
市井街巷、酒肆茶楼,百姓都在议论着曹操的英勇无畏。
关东心怀汉室的义士,听闻曹操的事迹后,将他视为对抗董卓的英雄。
吕伯奢一家,无声无息地湮灭在历史长河里。
他们本是善良淳朴的百姓,热情款待曹操,却因一场误会惨遭横祸。
无人会去追问他们的生平,无人会去关心他们的冤屈。
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,人命如草芥。
一个普通家庭的消逝,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,转瞬即逝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