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家千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5章 温侯,你毁了并州的礼教,三国:我,吕奉先,真不想拜义父,世家千年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晋阳城一处静谧雅致的庭院,庭中繁花似锦,绿草如茵。

微风拂过,花瓣轻舞,似春日里的梦幻诗篇。

蔡琰身着一袭淡蓝色的襦裙,透过天窗泛着柔和的清辉。

她拿起毛笔,蘸了蘸墨汁。

笔锋在纸上游走自如,或轻盈飘逸,或刚劲有力。

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独特的韵味,顾盼生辉。

严茹轻移莲步,走到蔡琰身旁,轻声道:

“妹妹的飞白书法真是传神,我何时才能有这般造诣。”

蔡琰抬起头,微微一笑道:

“姐姐的飞白严谨险劲,笔画虚实相生,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。”

“妹妹还要向姐姐多多学习呢。”

严茹连忙摆了摆袖,谦虚道:“妹妹莫要打趣我了。”

蔡琰拉着严茹的手,让她坐在自己身旁,认真地道:

“书法之道,在于心手相应,只要勤加练习,定能有所进步。”

蔡琰耐心地向严茹讲解飞白书法的技巧,从握笔的姿势,到笔画的起承转合。

再到如何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,都一一详细道来。

严茹听得十分认真,不时点头,还拿起笔来,按照蔡琰所说的方法,试着练习。

笔锋游走间,字迹如灵动的游鱼,秀逸之态夺人眼目。

蔡琰瞧着纸上笔墨,眼中满是佩服,赞道:

“姐姐这字,愈发飘逸洒脱,我都要自愧不如了。”

严茹抬眸,嘴角含笑:

“妹妹莫要哄我,你的才情,我可一直望尘莫及。”

二人相视一笑,相处起来自在、惬意、舒适。

严茹起身走动,不经意间碰到了架上的箜篌。

琴弦轻颤,发出一阵清脆声响。

她瞬间被吸引,眼中闪过好奇与兴奋,伸手轻轻触碰琴弦,又发出几声错落音符:

“这箜篌看着有趣,妹妹可得教教我。”

蔡琰欣然点头,轻移莲步来到箜篌旁:“好呀。”

说罢,她轻轻坐下,将箜篌置于身前,伸出纤细的手指,轻轻拨动琴弦。

如雾谷卷舒,烟空照灼,美妙至极。

一曲弹罢,严茹睁开眼睛,眼中满是陶醉之色:

“妹妹,箜篌之音真是太美妙了。只怕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,学不好。”

蔡琰微笑着,鼓励道:

“姐姐莫要灰心,天赋固然重要,但勤奋和努力更加关键。”

“只要姐姐有耐心,肯下功夫,一定能学会的。”

“来,我先教你基本的指法。”

蔡琰手把手,教严茹弹奏箜篌的指法。

她先让严茹熟悉琴弦的位置,然后教她如何拨弦、按弦,以及如何控制力度和节奏。

严茹学得很认真,尽管一开始手指有些生疏,弹出的声音也不太好听。

但她并没有气馁,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练习。

在蔡琰的耐心指导下,严茹的进步很快。

虽然她弹出的曲子还略显稚嫩,但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一些基本的指法,弹奏出简单的旋律。

严茹手托香腮,目光盈盈地看向蔡琰,心中暗自思忖:

昭姬出身书香之族,其父蔡邕乃当世大儒,声名远扬。

她自幼受此熏陶,才情卓绝,冠绝古今,实乃世间难得的奇女子。

或许,这般才貌双全的女子,最适合成为温侯的第一夫人。

自己应当退一步,成就一段佳话。

蔡琰似有所感,抬眸望向严茹,眼中闪过一丝犹豫,轻声道:

“姐姐,妹妹有一个不情之请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
严茹嘴角上扬,露出一抹清朗的笑容:

“妹妹但说无妨,只要姐姐能做到,定不会推辞。”

蔡琰微微颔首,言辞恳切:

“听闻城中郡学缺先生,我自幼熟读诗书,略通经史。”

“想试一试,为城中的学子传授些知识,不知姐姐可否应允?”

严茹先是一怔,随即瞪大了眼睛,满脸的不可置信。

本以为蔡琰会提出什么棘手的大事,没想到竟是这般请求。

她不禁笑出了声,支持道:

“我当是什么大事,就这啊,妹妹想去便去,这有何难,我还以为……”

蔡琰不禁莞尔一笑,调侃道:“姐姐以为是什么?”

严茹收住笑容,神色变得认真起来,直言道:

“我还以为妹妹要说名分之事,你这般才情容貌,进了温侯府,理应谋个尊贵的名分。”

蔡琰微微摇头,眼中神采外耀,轻声道:

“生逢乱世,战火纷飞,我能安享太平,已是不易。”

“能遇到温侯,承蒙他的庇护,实乃三生有幸。”

“而能与姐姐相遇相知,更是我莫大的荣幸。”

“名分于我而言,不过是身外之物,我并不在意。”

严茹清楚蔡琰并非故作姿态,而是真的淡泊。

她点了点头,自愧不如道:

“妹妹心性高洁,实非常人可比。”

“夫君乃顶天立地的大丈夫,与妹妹这样的美人,本就该相互成就。”

“只是我担心,夫君的粗心大意委屈了妹妹。”

蔡琰轻轻摇头,明眸流露出真情,道:

“姐姐,我仰慕温侯已久。他驰骋沙场,英勇无敌,为百姓带来安宁,是旷世豪杰。”

“能在他身边,哪怕只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,我也心甘情愿,怎会觉得委屈?”

严茹握住蔡琰的手,感慨道:

“妹妹能这般想,我便放心了。”

“以后若有什么难处,只管跟姐姐说,姐姐定会为你撑腰。”

蔡琰感动地回握,温婉道:

“有姐姐这句话,妹妹便安心了。”

二人对坐,品茗闲谈。

手中茶盏升腾袅袅热气,茶香萦绕。

忽然,家仆匆匆来报,戏志才求见。

严茹放下茶盏,轻声道:“有请先生。”

不多时,戏志才阔步而来,神色间难掩兴奋,未及行礼,便高声道:

“夫人,大喜啊!温侯取得大捷,一举覆灭匈奴,扬我大汉国威!”

严茹眼中闪过一抹自豪,淡然自若道:

“夫君,果然举世无双,无人能及!”

戏志才笑着点头,目光转向蔡琰,道:

“蔡姑娘,今日一见,真是幸事。”

蔡琰起身,微微欠身行礼,仪态端庄。

严茹见气氛正好,便将蔡琰想担任郡学先生一事告知戏志才。

戏志才听闻,眼中瞬间闪过惊喜,追问道:

“果真?蔡姑娘若能出任郡学先生,可是并州学子的福分!”

蔡琰微微颔首,神色坚定:

“吾虽为女流之辈,亦欲效绵薄之力,振北疆学风。”

戏志才拍案而起,语气坚决:

“不管温侯答不答应,我都会安排妥当!蔡姑娘的才情学识,定能让郡学焕然一新。”

严茹看着戏志才风风火火的模样,不禁揶揄道:

“先生这般擅自做主,夫君要是怪罪下来,我可拦不住。”

戏志才摆了摆手,满不在乎道:

“夫人莫要打趣我,温侯杀了丁原、袁绍,在河东又宰了卫凯,”

“一桩桩,一件件,可没少给我添麻烦。”

“等温侯回来,我非得向他大吐苦水不可!”

严茹笑着回应:“委屈先生了!”

戏志才爽朗大笑,道:

“为温侯效力,为并州谋福,我甘之如饴,何来委屈之说。”

众人相谈甚欢,气氛融洽。

蔡琰轻抿一口茶,缓缓道:

“还有一事,我父亲想将洛阳皇室的藏书,包括兰台漆书,运输到并州保存。”

戏志才瞬间瞪大了眼睛,满脸的震撼。

大汉朝廷对各种经文都有一部标准读本,用漆书写藏于兰台,称为“兰台漆书”。

兰台漆书,乃是天下儒生趋之若鹜的经典。

大汉取士,以经学为先,兰台漆书便是最初的范本。

若能将其运至并州,并州的文化学术,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。

虽说熹平石经的作用,渐渐取代兰台漆书。

但兰台漆书在读书人的地位,仍旧不容小觑。

“蔡姑娘所言当真?”戏志才声音微微颤抖,难掩激动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柯南世界:大哥,拉图他没毛病

一根小山竹

重生之逆命

枕风听月

你出轨寡嫂?我转身改嫁权臣

小耳朵长

糟糕,起猛了

仙人不说鬼话

草根书记

小草儿尖尖

红尘尔尔

琰小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