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保境安民,吕布建设根据地
世家千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9章 保境安民,吕布建设根据地,三国:我,吕奉先,真不想拜义父,世家千年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李黑感慨万千,激动地道:
“百姓能得到官府帮助,肯定求之不得。”
“有了主公的安排,他们便能安心生活,必定会全力支持主公。”
吕布微微点头,继续道:
“我在朔方官府的文书中看到,地方能对乌桓牧户进行租调。”
宋宪毫不犹豫地回答:
“没错,并州曾从幽州调遣来五百户乌桓,在朔方放牧。”
“后来天下大乱,规矩就乱了,乌桓人也不再听从官府号令。”
吕布目光冷峻,下令:
“使乌桓备鞍马,于远处侦查。若鲜卑来袭,必须向官府示警、汇报。”
宋宪脸色肃然,郑重回应:“遵命!”
吕布斩钉截铁地强调:“如果乌桓抗命,官府会立即剥夺他们放牧的权力。”
宋宪领命抱拳,称立即去办。
此后的日子里,吕布日夜操劳,逐步完善岗哨、坞堡、县城的防御体系。
他亲自巡视各地,鼓舞百姓的士气。
百姓们看到了吕布的诚意与决心,纷纷响应号召,加入到建设朔方的队伍中来。
朔方的清晨,薄雾尚未完全散去,校场却早已被一股肃杀又激昂的气氛笼罩。
吕布身披战甲,腰佩利刃。
骑在高大的千里驹上,威风凛凛地立于校场前方。
身后,两千骑兵整齐列阵,盔甲在晨光下闪烁着冷冽光芒。
战马不安地刨着地面,发出沉闷声响,似在蓄势待发。
随着吕布一声令下,校场中央,大汉的龙旗在士兵有力的拉扯下,缓缓升起。
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,昂扬于边境朔方城的上空。
天地间,寂寥而雄浑,龙旗宛如一道希望之光,划破长空。
百姓们目光紧紧追随着龙旗升起,眼中满是敬畏与向往。
老人捋着胡须,感慨地道:
“多少年了,终于又看到咱们大汉的旗帜在这里高高飘扬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
孩子们兴奋地拍着小手,叫嚷着:
“好威风,以后我们也要像那些士兵一样,保卫咱们的城。”
魏续站在吕布身旁,激动得脸庞涨红,血液在血管中加速流淌。
他攥紧拳头,声音微微颤抖:
“主公,龙旗一竖,咱们朔方就有了主心骨,往后谁还敢小瞧咱们!”
吕布转头看向他,微微点头,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。
他策马向前几步,高声宣告:
“今日,我吕布在此,以龙旗为誓,必保境安民。”
“让朔方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,不再受外敌侵扰!”
他的声音洪亮,在校场上空回荡,传至每一个角落。
士兵们听后,齐声高呼:“保境安民!保境安民!”
声音响彻云霄,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自那以后,吕布开始屯戍兵马,精心操练。
他的威名如风暴般迅速传开,威震内外。
远近的胡人听闻吕布的英勇与决心,心中虽仍存敬畏,但更多的是心悦诚服。
他们明白,在这片土地上,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崛起了。
越来越多的百姓,听闻吕布在朔方的作为。
纷纷拖家带口,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朔方城。
城中人口很快突破两万、三万之众。
吕布果断下令,大肆开辟屯田。
要让大家安居乐业,必须解决温饱问题。
一时间,朔方城外,田野间人头攒动。
百姓们和将士们齐心协力,开垦荒地,播种粮食。
吕布时常亲临屯田现场,鼓励百姓:
“大家加油干,只要咱们齐心协力,朔方必定能成为富饶之地。”
百姓们看着吕布,心中充满了希望与动力,干活更加卖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原本荒芜的土地上,渐渐冒出了嫩绿的新芽,希望的种子在茁壮成长。
朔方城在吕布的治理下,气象万新。
集市上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
街巷中,孩子们嬉笑玩耍,一片祥和。
曾经破败萧条的边境小城,焕发出勃勃生机,成为了大汉边境上的一道坚固屏障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