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 貂蝉的芳心和使命
世家千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09章 貂蝉的芳心和使命,三国:我,吕奉先,真不想拜义父,世家千年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韩融出身颍川韩氏,亦是世家子弟,饱读诗书,声名在外。
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,将其征召至朝堂,为己所用。
还有陈纪,出身颍川陈氏,乃陈群之父。
陈氏家族在士林中威望颇高,陈纪继承家族风范,为人正直,学识渊博。
董卓对他也是极为看重,征召其入朝,期望借助他的影响力,拉拢更多士人。
在众多幕僚之中,蔡邕逐渐成为董卓最信任之人。
蔡邕素有才名,精通经史、音律、书法,其文章更是冠绝一时。
董卓对蔡邕礼遇有加,言听计从,许多政令的颁布,皆有蔡邕参与谋划。
蔡邕在董卓的幕僚团队中,地位愈发重要。
不仅如此,董卓还将目光投向地方,选拔了大量名士担任地方要职。
韩馥、刘岱、孔伷、张咨、孔融、应劭、张邈等,皆是当时的名士。
他们或出身名门,或才学出众,在地方上颇具影响力。
董卓将他们任命为地方太守,希望凭借他们的才能与威望,稳固自己在地方的统治。
更为难得的是,董卓展现出了非凡的气度,不计前嫌。
袁术、王匡、鲍信等人,曾厌恶董卓,甚至弃官而走。
然而,董卓为了拉拢人心,竟对他们授以太守之职,以示和解之意。
此举一出,天下震动。
许多人对董卓的这一做法感到意外,同时也对他的权术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公卿本以为,京师局势会有所好转,没想到董卓很快暴露出本性。
洛阳城阴霾密布,仿若一块沉重的铅板,沉甸甸地压压在每一个百姓的心头。
何太后的葬礼,本应是庄重肃穆之事,却在董卓的暴行下,沦为一场令人发指的闹剧。
葬礼当日,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文陵行进。
公卿身着素服,面容悲戚,心中满是对皇室尊严的最后一丝期许。
然而,他们不知道,一场更为可怕的灾难即将降临。
董卓趁着葬礼的混乱,派遣亲信,率领一队士兵,悄然潜入文陵。
士兵们手持利刃,眼神中透着贪婪与凶狠,在陵墓中肆意搜寻。
他们粗暴地打破陵墓中的封印,推倒一座座精美的陪葬品。
象征着汉室荣耀的珍宝,被洗劫一空。
西凉兵的脸上,洋溢着罪恶的笑容。
董卓放纵士兵,如狼似虎般地肆虐。
洛阳富户们的府邸,成为他们劫掠的目标。
西凉兵一脚踹开大门,冲入府邸,见财物便抢,见珍宝便夺。
他们将箱笼砸开,金银首饰、绫罗绸缎散落一地,随后被他们一股脑地装入囊中。
富户们惊恐地看着这一切,却无力反抗。
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,被洗劫一空。
那些无辜的妇女,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。
西凉兵目露凶光,在街巷中追逐着她们,将她们拖入黑暗的角落。
妇女们的哭喊声、求救声在城中回荡,却无人敢上前阻拦。
一时间,洛阳城笼罩在一片恐惧与绝望之中。
街头巷尾,百姓们紧闭门窗,躲在家中瑟瑟发抖。
他们不敢出门,生怕遭遇如恶魔般的西凉兵。
曾经繁华热闹的洛阳城,如今变得死寂沉沉,仿若一座鬼城。
店铺纷纷关门,商贩们早已逃之夭夭,街道上满是被丢弃的杂物,一片狼藉。
有一位老者,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士兵杀害,儿媳被凌辱,家中财物被洗劫。
他悲愤交加,手持木棍,想要与士兵拼命。
然而,其瘦弱的身躯,怎敌得过如狼似虎的西凉兵。
士兵们一阵哄笑,将老者打倒在地,随后扬长而去。
老者躺在地上,望着天空,泪流满面,口中喃喃自语:
“世道,为何如此不公……”
还有一位年轻的母亲,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,被士兵们殴打致伤。
她紧紧地抱住女儿,用自己的身体为女儿遮挡。
女儿在她的怀中哭泣,她轻声安慰着女儿,眼神中却充满了绝望。
西凉兵的暴行,让雒阳城陷入了人间炼狱。
董卓沉醉于自己的权势与财富之中,肆意挥霍着这一切,继续着令人发指的残暴统治。
相国府的庭院中,绫罗绸缎漫天飞舞,仿若绚丽的云霞。
数十盏巨型宫灯高悬,将整个庭院照得亮如白昼。
董卓高坐于主位之上,身旁簇拥着一群娇艳欲滴的舞姬。
舞姬们身着薄如蝉翼的轻纱,在悠扬的丝竹声中翩翩起舞。
她们的身姿婀娜,舞步轻盈,如春日里随风摇曳的柔柳。
董卓的目光在舞姬们身上肆意游走,不时发出阵阵狂笑,笑声中充满了贪婪与放纵。
酒桌上,摆满了珍馐美馔,山珍海味应有尽有。
盘中的熊掌、驼峰冒着热气,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
晶莹剔透的葡萄美酒在夜光杯中荡漾,闪烁着迷人的光泽。
董卓端起酒杯,仰头一饮而尽,随后将酒杯重重地砸在食案上,大声吼道:“再来!”
身旁的侍从们战战兢兢,赶忙上前为他斟酒。
夜夜笙歌的背后,是洛阳城百姓的水深火热。
街头巷尾,百姓们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。
城外的百姓,一样没有好日子可过。
农民们望着荒芜的土地,欲哭无泪。
由于董卓的横征暴敛,他们无力缴纳繁重的赋税。
土地被强行征收,庄稼也无人照料。
曾经肥沃的田野,如今杂草丛生,一片荒芜。
年轻的农夫,看着自己辛苦劳作的土地变成这般模样,心中燃起一股怒火:
“董卓狗贼,害得我们家破人亡,我定要为乡亲们讨回公道!”
董卓倒行逆施,已然引起公愤。
……
司徒府内,夜色深沉,华灯初上,一场看似寻常的宴会正在举行。
然而,宴厅内的气氛却凝重得近乎窒息。
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又一桌,酒香四溢。
可群臣们却无心品尝,个个面色凝重,默然不语。
士孙瑞心怀汉室,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。
他猛地站起身来,双手紧握拳头,眼中满是焦急与愤怒,大声道:
“董卓欺主弄权,朝堂上下,皆被其掌控。”
“如今他肆意妄为,社稷旦夕难保。”
“我大汉传承四百余年,历经无数风雨,难道真要丧于董贼之手吗?”
此言一出,众人纷纷动容,却又都不敢轻易出声。
大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眼神中透着无奈与忧虑。
毕竟,董卓手握重兵,残暴凶狠,其势力如日中天,稍有不慎,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。
王允身为司徒,肩负着辅佐汉室的重任。
他坐在主位上,神色沉稳,目光深邃:
“君荣,莫要急躁。董卓之恶,我等皆看在眼里,恨在心中。”
“然此事关乎社稷存亡,不可轻举妄动。”
士孙瑞焦急地看着王允,沉声道:
“司徒公,如今局势危急,若再不动手,恐怕……”
王允微微摇头,目光坚定地道:
“君荣,老夫又何尝不知。”
“但董卓老谋深算,身边护卫众多,且其西凉军勇猛善战。”
“我等若贸然行动,不仅难以成功,还会连累众多忠义之士。”
士孙瑞无奈地坐下,心中却依旧焦急万分。
他紧紧握着酒杯,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
宴厅内一片寂静,众人都在思考着王允的话。
许久,一位臣子轻声道:“司徒公,依您之见,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
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王允,眼中满是期待。
王允微微皱眉,沉思片刻后,道:
“如今,我们必须等待一个时机,一个能一击即中的时机。”
“那何时才是时机?”士孙瑞追问道。
王允抬起头,目光望向远方,缓缓道:
“必须等车骑将军吕布回京,再做打算。”
“吕布?”士孙瑞疑惑地问道,“为何要等他?”
王允微微一笑,道:
“君荣有所不知,吕布乃当世猛将,武艺高强,天下无双。”
“且他如今手握重兵,在军中威望颇高。”
“若能得到他的支持,我们除去董卓的胜算便会大增。”
众人听后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“可是,如何才能说服吕布?”士孙瑞担忧地问道。
王允微微眯起眼睛,道:
“吕布虽做事霸道,但他为人正直,对董卓的暴行亦有所不满。”
“我们只需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让他明白。”
“除去董卓,乃是为了汉室,为了天下苍生。”
“我相信,他定会深明大义。”
众人思绪翻涌,并州兵行事,的确与西凉兵不同。
待宴会结束,王允站在府门处,将群臣一一送走。
“诸位慢行,今日之事,还望严守机密。”
群臣们纷纷点头,他们的面容在夜色中显得模糊不清,但凝重的神情却如出一辙。
待群臣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,王允缓缓转身,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庭院。
月光如水,洒在地上。
王允的眉头紧锁,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。
“义父。”一个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宛如夜空中的一缕微风,带着一丝忧伤。
王允转身,只见貂蝉身着一袭素色长裙,身姿婀娜,宛如一朵盛开在暗夜中的蔷薇。
她的面容绝美,肌肤胜雪,双眸宛如秋水,此刻却满是自责与愧疚。
貂蝉微微低下头,眼中泪光闪烁:
“是我犹犹豫豫,坏了义父大事。”
“我本应按照义父的计划,接近温侯,挑起他与董卓之间的矛盾,可我……”
王允轻轻叹了口气,走上前:
“孩子,莫要自责。此事本就艰难,一次不成,再来一次,我们徐徐图之!”
貂蝉抬起头,望着王允,眼中满是坚定:
“义父,我定不会再让您失望。为了汉室大义,我愿做任何事情。”
王允微微点头,眼中满是欣慰:
“你能如此想,为父甚感欣慰。”
“董卓此贼,残暴不仁,祸乱朝纲,若不除之,汉室危矣。”
“而温侯,便是我们除去董卓的关键。”
貂蝉听着王允的话,心中渐渐有了主意。
她微微点头,正色道:“义父,我明白了,我定会按照计划行事。”
王允看着貂蝉,眼中满是信任:
“义父相信你,你天生丽质,聪慧过人,定能完成艰巨的任务。”
貂蝉微微躬身,行了一礼:“多谢义父信任。”
貂蝉告别义父,缓缓走进闺房,轻轻合上房门,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。
她的脚步略显沉重,心中满是纠结与迷茫。
不禁回想起那日,洛阳街头吕布出征的场景。
阳光洒在街道上,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,只为一睹温侯的风采。
吕布骑着赤兔马,睥睨寰宇。
器宇轩昂的模样,让貂蝉看得心醉神迷。
然而,就在那一刻,貂蝉看到了让她心碎的一幕。
吕布伸出臂膀,将一位佳人揽上了马。
佳人依偎在吕布宽阔的胸膛中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那画面,如同烙印一般,深深地刻在了貂蝉的心中。
事后,貂蝉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不安,四处打听佳人的身份。
经过一番周折,她终于得知,那位佳人竟是名满京师的才女蔡琰。
蔡琰,出身名门,父亲蔡邕乃当世大儒。
她自幼聪慧,饱读诗书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
蔡琰的才情与美貌,在洛阳城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貂蝉听闻蔡琰的种种事迹,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。
她开始暗自思忖,自己真的能比得上蔡琰吗?
貂蝉坐在梳妆台前,对着铜镜,看着镜中的自己。
她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,双眸明亮如星,檀口不点而朱。
然而,此刻的她,却觉得自己在蔡琰面前,黯然失色。
蔡琰的才情,是她所无法企及的。
蔡琰能在诗赋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,能在琴音中倾诉出细腻的情感。
而自己,虽有美貌,却在才情上有所欠缺。
“我真的能比上蔡琰吗?”貂蝉轻声呢喃,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彷徨。
闺房内,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貂蝉站起身来,缓缓走到窗边,推开窗户。
月光如水,洒在她的身上,为她披上了一层银纱。
她望着高悬的明月,心中的愁绪愈发浓烈。
貂蝉想起了义父对自己的期望,想起了自己肩负的使命。
可是,面对吕布,她的心中却有了别样的心思。
如今,又得知蔡琰的存在,她的内心更加混乱。
“罢了罢了,貂蝉,莫要再想这些。”
貂蝉轻声叹息,眼中闪烁着泪花,“你身负重任,不可因儿女情长而误了大事。”
她深吸一口气,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月光下,貂蝉的身影显得如此孤独,她在心中默默做着抉择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