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家千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06章 天下舆情,吕布背后有高人,三国:我,吕奉先,真不想拜义父,世家千年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启禀家主,士孙瑞来访。”

李肃微微一怔,颇感意外:

“快,请贵客进来。”

他挣扎着想要起身,却因伤痛而微微皱眉。

不多时,士孙瑞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卧房。

他面容和善,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:

“李将军,许久不见,听闻将军染恙,特来探望。”

李肃看着士孙瑞,眼中满是感激:“足下真是太客气了。”

士孙瑞走上前,将手中的木盒轻轻放在床边的案几上。

他打开木盒,里面是一盒药膏:

“此乃上等的伤药,对将军的伤势定有帮助。”

“是司徒公,特意命我送来的。”

李肃心中一暖,王允的关心让他颇感意外:

“代我谢过司徒公!”

士孙瑞微微点头,应道:

“定不负将军所托。”

随后,他在榻边的软垫上坐下,与李肃畅谈起来。

二人谈古论今,从朝堂局势到城内趣闻,话题不断。

一时间,卧房内的气氛轻松愉悦,仿佛忘却了外面的乱世纷争。

士孙瑞微微叹息,观察李肃的表情道:

“近日城内,最轰动之事,莫过于温侯斩杀袁绍。”

“只是温侯此举,太过冲动。”

“万一董公怪罪下来,将军与温侯交情匪浅,可要帮忙说好话呀。”

李肃苦笑一声,感慨道:

“我自身难保,又有什么资格帮奉先说话呢?”

李肃想起自己遭受董卓毒打的经历,心中满是无奈。

士孙瑞笑着道:“将军在军中多年,战功赫赫,且与温侯情谊深厚。若将军出面,董公想必会卖几分薄面。”

李肃听着士孙瑞的恭维,心中却有些羞愧。

他清楚自己在军中的真实地位,士孙瑞的话,不过是场面话罢了:

“足下莫要再打趣我了,如今我这副模样,实在是无颜谈及此事。”

李肃的眼神中透着一丝落寞,自己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,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士孙瑞见状,也不再勉强。他微微点头,道:

“既然如此,此事便作罢。只望将军早日康复,为朝廷再立战功。”

随后,二人又闲聊了几句,士孙瑞便起身告辞。

李肃躺在榻上,望着士孙瑞离去的背影,心中思绪万千。

自己,真有资格为奉先说话吗?

……

陈留郡,广袤的田野一望无际,微风拂过,麦浪层层翻涌,似一片金色的海洋。

曹操弃官之后,踏上了回乡之路,途经此地,被眼前的田园风光深深吸引。

不禁驻马而立,望着那片麦田出神。

此刻正值夏末时节,阳光明媚而不炽热,柔和地洒在大地上。

田间,百姓们正辛勤劳作。

他们头戴斗笠,弯着腰,熟练地在麦田间穿梭,或除草,或施肥。

远处,几头耕牛在田间慢悠悠地踱步。

不时发出低沉的哞叫声,为宁静的田园增添了几分生机。

田埂上,一群孩童正在嬉戏玩耍。

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衫,小脸被阳光晒得通红,却丝毫不觉疲惫。

孩子们捡起地上的小石子,比赛着谁扔得更远。

快乐简单纯粹,让人看了心生欢喜。

曹操望着这一幕,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,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。

“春夏读书,秋冬弋猎,吾之所愿也!”

曹操不禁喃喃自语,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,一丝向往。

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、尔虞我诈,让他身心俱疲。

眼前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,如同一股清泉,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。

曹洪跟在曹操身后,见曹操如此陶醉,赶忙上前奉承道:

“兄长,此处风光旖旎,实在是人间仙境。”

“若能追随兄长在此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,实乃人生一大幸事。”

曹操微微点头,目光依旧停留在那片麦田上,缓缓道:

“子廉,你看田间百姓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虽生活艰苦,却也自在逍遥。”

“晴日里,你我在田间耕种,挥洒汗水,期盼着收获的喜悦。

“雨天时,便躲在家中,或读书识字,或与家人围坐,共享天伦之乐。”

“晴耕雨读的日子,何等惬意。”

曹洪目光炯炯,感慨道:

“只是如今世道大乱,百姓又怎能真正安居乐业?”

“兄长素有大志,又怎能忍心看着苍生受苦?”

曹操微微一怔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。

他收回目光,沉默片刻后,长叹一声:

“子廉,你说得对,天下如今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,董卓祸乱朝纲,残害百姓。”

“我曹操身为汉室臣子,又怎能袖手旁观?”

曹洪满脸振奋,慷慨道:

“兄长,既然如此,我们便不应在此久留。”

“我们应速速回乡,招募义士,讨伐董卓,为天下苍生讨回公道。”

曹操转过身,眼中满是豪迈:

“子廉,说得好!此次回乡,我们定要厉兵秣马,积蓄力量。”

“待时机成熟,便挥师西进,与董卓决一死战!”

然而,曹操的心中也清楚,这一路必将充满艰辛与挑战。

讨伐董卓,谈何容易?

曹操再次望向麦田,望着田间劳作的百姓和嬉戏的孩童,心中默默许下誓言:

“终有一日,我要让天下重归太平,让百姓都能过上这般安宁祥和的生活。”

突然,一阵急切的呼喊声从后方传来:“孟德,孟德!”

曹操闻声,猛地勒住缰绳,回头望去。

只见一人骑着快马,风驰电掣般赶来,正是他的好友许攸。

许攸发丝凌乱,衣衫不整,脸上满是悲戚之色,仿佛遭逢了天大的变故。

许攸的马还未停稳,便迫不及待地翻身下马。

他踉跄着朝曹操奔来,那模样好似丢了魂魄,几近鬼哭狼嚎。

曹操见状,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,忙迎上前去:

“子远,怎么了?究竟发生何事,让你如此惊慌失措?”

许攸跑到曹操面前,双腿一软,差点跪地。

他喘着粗气,声音颤抖地道:“本初他……他死了!”

仿若一道晴天霹雳,瞬间在曹操耳边炸响。

他只觉脑袋“嗡”地一下,整个人都懵了:

“你说什么?本初死了?这怎么可能?”

许攸悲痛地点点头,从怀中掏出一封遗书,双手颤抖着递给曹操:

“这……这是本初临终前,托我交给你的。”

曹操伸出双手接过遗书,身躯止不住地颤抖起来:

孟德如晤。

今汉室蒙尘,董贼肆虐,生灵涂炭,哀鸿遍野。

本欲与君并肩,共诛国贼。奈何天不遂人愿,吾将先去。

君有超世之能,望君勿负初心,率义师,破董贼,迎天子。

汉室之存续,苍生之安危,皆系于君。

呜呼,言尽于此,唯盼君成大业。

绍绝笔。

曹操呆立当场,脸上满是震惊与悲恸,嘴唇颤抖着,许久才吐出几个字:

“本初……本初……他……”

许攸泪流满面,他咬着牙,恨恨地道:

“吕布受董卓驱使,率铁骑一路追杀,本初终究寡不敌众……”

曹操双眼瞬间瞪得通红,周身气息陡然变得凌厉起来,仿若一头被激怒的猛兽。

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,指向苍穹,大声吼道:

“吾以日月山河为誓,定要斩除吕布此贼,为本初报仇雪恨!”

“若违此誓,天地共诛!”

誓言响彻云霄,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,透着无比的坚定与决绝。

曹操心中的悲痛化作熊熊怒火,燃烧着他的胸膛,复仇的信念如钢铁般不可动摇。

许攸拱手施礼,高声道:

“孟德,攸愿誓死追随于你。从今往后,鞍前马后,绝无二心,助你成就大业,斩除奸佞!”

曹操收起佩剑,伸手扶起许攸,眼中泪光闪烁,却又透着一股坚毅:

“子远,有你相助,大事可期。吾等定要携手共进,挽将倾之天,还天下一个太平!”

两人的目光交汇,彼此心意相通。

曹操转身,望向那片广袤的麦田,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,似是在召唤着远方的故人。

“本初一生磊落,虽与吾等道路不同,但情谊从未更改。”

“吾当为他立一衣冠冢,让他魂归宁静之地。”

于是,曹操与许攸、曹洪等人一同在麦田之中,寻得一处风水俱佳之地。

他们亲自动手,挖土坑,垒坟冢。

曹操将袁绍生前的衣物郑重地放入坑中,随后众人填土掩埋,一座衣冠冢渐渐成型。

他又命人找来一块石碑,亲手刻下“故友袁绍之墓”几个大字,立于坟前。

一切完毕,曹操肃立墓前,神色凝重,深深鞠躬。

“本初,安息吧。吾定不负你所托,定要让乱世重归太平。”

微风拂过,麦浪轻轻拍打着衣冠冢,似是袁绍在回应曹操的誓言。

陈留郡的官道上,曹操一袭玄袍猎猎作响。

他翻身上马,扬鞭策马,意气风发。

许攸紧随其后,神色决然,二人身影在日光下渐行渐远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你出轨寡嫂?我转身改嫁权臣

小耳朵长

无限:升维之路

东又算你厉害

魂穿四合院,我在禽中求生

龙王天下

草根书记

小草儿尖尖

红尘尔尔

琰小风

明末风云:汉王重征天下

西宫娘娘玉灵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