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卫星一号,允许发射!
折耳根i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53章 卫星一号,允许发射!,下乡西北,满级知青带飞祖国!,折耳根i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祝君雪茫然的摇头,显然目前对她来说,还并不知道这个概念。
苏羡予站了起来,从一旁的书架上面翻了翻。
但显然这个时期,还没有这个的具体概念。
只不过有一个报纸,苏羡予觉得挺有用的,索性将其拉了出来。
是1959年的报纸。
苏羡予将其放在桌上,“这是制定的59年到67年的科学发展计划。
将自动化、计算技术、电子学和半导体这四个学科列为‘四大紧急措施’。
人工智能就是综合了计算机科学、控制论、信息论等的交叉学科。
而且现在的自动化,也与人工智能有一定的相似处。”
祝君雪听着苏羡予的介绍,她的兴趣显然很大,只不过一旁的黄易玲过于醒目。
黄易玲眼中的光都快迸发出来了。
因为她对于苏羡予提出来的人工智能很感兴趣。
苏羡予显然也没有意识到,只是针对于其中的一个点引出了人工智能。
哪成想这两人反而还对这个感兴趣了起来。
因为对她来说,人工智能是最好搞出来的,因为有了计算机,苏羡予完全可以把人工智能放在上面。
无非就是写程序啥的。
在星际可以说人工智能遍布,而且还能帮忙造物者工作。
就单说光脑都是人工智能。
想到这,苏羡予琢磨了一下,要不要把飞鸟弄出来?
飞鸟正是苏羡予在星际搞出来的人工智能,也是经过一步步优化才得到的智能。
“人工智能真有那么神奇吗?”
听到黄易玲的话,苏羡予点了点头,“有,就相当于一个超级大脑。
输入特定程序,就相当于富有它生命力。”
黄易玲眼中满是向往,好似已经看到来到人工智能时代。
“怎么样才能搞出人工智能?”
苏羡予琢磨了一下,摇了摇头,“目前计算机硬件水平低,算法没有加强,数据整理不够全面。
但要是全球联网,人工智能的用处就很大了。”
话落,苏羡予也不再多说,毕竟这个时候的重点还不在这里。
但苏羡予没注意到,一旁的黄易玲眼中全是对苏羡予提到人工智能的好奇。
今夜研究所的灯火通明,显然有祝君雪和黄易玲的一份。
……
几日后。
再次回到酒泉,苏羡予很轻松肆意,毕竟之前好几个月都在这边,周围的人也分外熟悉。
“苏研究员!”
“苏研究员你回来了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