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饭不顶饱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68章 湖广局势,朱元璋到现代,米饭不顶饱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许久,周鼎铭打破沉默,“吴兄,这信中所言,倒也在理。”
“若真让土地国有化在湖广落地,咱们怕是要遭受惨重损失,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业,说不定就此毁于一旦。”
另一位豪绅陈德昭面露犹豫之色。
“可这事儿风险实在不小啊,万一被朝廷发现,咱们可吃罪不起,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。”
周鼎铭冷哼一声,脸上露出一丝不屑,他将手中的折扇狠狠一合。
“怕什么!如今京城都有大官站出来反对,这说明咱们并非孤立无援。”
“再者,只要咱们行事足够隐秘,朝廷一时半会儿也查不到咱们头上。”
“机不可失,咱们得抓住这个机会,保住咱们的家业!”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激烈地讨论着,权衡着利弊。
最终,在周鼎铭的极力劝说下,众人达成了共识,决定按照信中的计划行事。
周鼎铭转头,目光紧紧盯着送信人,郑重其事地说道,“你回去告诉那位大人,就说我们定会按照他的吩咐照办。”
“只是此事若能成功,还望他日后在朝堂之上,多多提拔提拔我等家族的子弟,也好让我等有个依靠。”
送信人微微颔首,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,仿佛对周鼎铭的请求早有预料。
他从容不迫地点头应下,而后恭敬地告辞离去。
待送信人一走,周鼎铭等人立刻围坐在一起,商议起具体行动方案。
他们深知此事关乎重大,必须谨慎行事,稍有差错,便可能万劫不复。
周鼎铭率先开口,“咱们得先联络周边几个县的豪绅,共同组建一个秘密联盟。”
“只有团结起来,咱们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实施计划。”
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“然后,咱们共同出资,尽可能多地收购市面上的粮食,囤积起来。”
“一定要造成市面上粮食极度短缺的假象,让粮价一路飙升。”
周鼎铭眼中闪过一丝阴鸷,继续说道。
接着,他们又安排人手,各自负责不同区域。
这些人将在各个城镇的茶馆、集市等人流密集之地,散布关于河南土地国有化的各种负面谣言。
他们要让百姓们相信,土地国有化是一场可怕的灾难,会让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,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,以此煽动百姓对改革的恐惧和抵触情绪。
而在学府之中,这场关于土地国有化的风波也同样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一群年轻学子围坐在学堂的院子里,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得热火朝天。
一位身形瘦弱的学子,激动得涨红了脸,大声疾呼道,“陛下身侧必定有奸佞小人作祟!”
“想当初科举改革之时,我们满心期盼着衍圣公与诸位儒士能够挺身而出,阻止这场闹剧,结果却还是推行了。”
“如今又弄出个土地国有化,这简直是公然破坏祖宗成法,搅乱天下秩序啊!”
另一位学子立刻附和,“没错!这改革一个接一个,全然不顾祖宗立下的规矩。”
“如此下去,长此以往,国家将何以为国?”
“我还听闻,”一位身着青衫的学子,神色凝重地说道。
“河南那边,一夜之间土地就归了国有。”
“百姓们祖祖辈辈靠土地为生,往后耕种,收获的粮食大半要上缴,都不知是在为谁辛苦劳作了。”
“如此一来,日子怕是要越过越艰难,这可如何是好!”
“是啊,这土地说变就变,变得如此突然,百姓的生计可怎么保障?”又有学子满脸愁容地感叹。
这时,一位平日里内敛的学子猛地站起身来,坚定地说道,“我虽一介书生,手无缚鸡之力,可也不能对这乱象坐视不管。”
“咱们身为孔孟门生,自幼受圣贤教诲,理当心怀天下,为苍生请命。”
“如今,我们应当上书谏言,恳请陛下收回成命,还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!”
“对,上书谏言,咱们联名上书!”
“绝不能让奸佞蒙蔽了陛下的圣听!”
“一定要让陛下知道咱们的心声!”
“祖宗成法不可废啊!”
周围的学子们纷纷被点燃了情绪,你一言我一语,声音一个比一个高,整个院子里弥漫着一股激昂的气息。
在这喧闹的人群之中,有个身着破旧长衫的学子,却默默站在一旁,显得格格不入。
他眼神闪烁不定,时而望向慷慨陈词的同窗,时而又若有所思地看向远方,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。
他心里暗自盘算着,如今这局势,怕是又要陷入大乱了。
之前就听闻白莲教的王佛儿一直在暗中活动,且势力不容小觑。
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,要不要趁此时机,提前去联系白莲教呢?
若真能和白莲教搭上关系,说不定在这混乱的世道中,自己能谋得一番大业,改变这窘迫的命运……
想到这儿,他微微眯起眼睛,原本清瘦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笑。
笑容一闪即逝,他下意识地朝四周张望,确认无人注意自己的异样后,缓缓转身,脚步轻缓却又透着一丝急切,悄悄离开了人群。
这个学子名叫叶怀远,家境贫寒,父母皆是普通百姓,靠着微薄的收入供他读书识字。
他虽饱读诗书,腹中颇有才学,却因朝中无人举荐,一直郁郁不得志。
(洪武六年停的科举,这时的时间线是洪武八年五月中旬上下了。)
长期的压抑生活,让他内心的野心和欲望逐渐扭曲,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变得近乎疯狂,在他眼中,权力与财富就是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。
此刻,他觉得这场因改革带来的混乱,正是自己飞黄腾达的绝佳契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