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人面
画影为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章 人面,快穿:专职猎魂,我在人间杀疯了,画影为瑶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夜幕笼罩着长安。
华灯初上,整座城宛如披上了一层璀璨的金纱。
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,行人如织。
街边酒肆茶楼生意兴隆,欢声笑语与丝竹之音交织在一起,飘向夜空。
而凤栖乐坊,更是这繁华夜景中的一颗明珠,灯火辉煌,热闹非凡。
司徒半梦被这份热闹吸引,不知不觉的走了进去。
乐坊内的空气中弥漫着美酒的香气。
脂粉的芬芳和燃烧的香料味混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气息。
台上,岳蝉衣正翩翩起舞。
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的舞裙,裙摆如流水般轻盈,随着她的舞动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。
她的发间点缀着闪烁的珠翠,每一个动作都带起一阵细碎的光芒。
她的舞姿时而轻盈灵动,如春日里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。
时而又刚劲有力,似风中的劲竹,坚韧不拔。
司徒半梦看的入神。
这长安的舞女,舞姿确实动人。
然而,台下的议论声却如潮水般涌入司徒半梦的耳中。
“今日岳蝉衣的舞姿,似乎少了几分往日的神韵。”
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书生模样的人,皱着眉头,摇了摇头说道。
旁边一位富商模样的人附和道:“是啊,我也觉得。”
“以前她跳舞,那叫一个勾魂摄魄,能把人的心都给勾走。”
“今天这舞,总觉得差点意思。”
司徒半梦心中一动,继续竖起耳朵听着。
这岳蝉衣的舞跳的如此之好,怎么听他们的意思是还不如以前呢?
这时,一位妇人的声音传来:“你们可还记得,以前这凤栖乐坊,不仅有个岳蝉衣,还有个陶明珠。”
“那也是个舞技精湛的姑娘啊。”
“可不知怎的,好久都没见她露面了。”
“怎么不记得?”一个年轻的公子哥接口道。
“想当年,那陶明珠和岳蝉衣可是凤栖乐坊的两块金字招牌。”
“后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陶明珠就没了踪影。”
“还有那个徐风遥徐公子,那可是长安城里出了名的风流人物。”
另一个人兴致勃勃地说道,“他为了陶明珠,在这乐坊里一掷千金,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。”
“谁能想到,后来他又迷上了岳蝉衣。”
“不过,说起来也怪,这徐公子没多久就坠马死了,真是可惜。”
司徒半梦听完这些,好奇心顿起。
她转身走向刚才说话的那几个人,微微欠身,道:“各位,听你们方才所言,似乎对这几位的事情颇为了解。”
“小女子初来长安,对这些事十分好奇,不知几位能否详细讲讲?”
几人见到司徒半梦的样貌,不禁愣了半晌。
只见她一头乌发如瀑般垂落,泛着绸缎般的光泽。
双眸狭长且微微上挑,恰似夜空中闪烁的寒星。
嘴唇不点而朱,嘴角微微上扬。
即便不笑时,也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,却又隐隐透着一丝捉摸不透的邪气。
那位书生模样的人率先开口:“姑娘既然想听,那我便给你讲讲。”
“这岳蝉衣和陶明珠,本是乐坊嬷嬷收养的孤儿,从小一起长大,情同姐妹。”
“两人都有极高的舞蹈天赋,在嬷嬷的悉心教导下,成了这长安城里数一数二的舞姬。”
“起初,两人的名气不相上下,可后来,岳蝉衣的舞姿愈发精湛,渐渐盖过了陶明珠。”
“那徐风遥公子呢?他又是如何牵扯进来的?”司徒半梦迫不及待地问道。
那富商模样的人接着说:“这徐风遥,仗着家里有钱有势,整日在这长安城里寻欢作乐。”
“他第一次见到陶明珠跳舞,就被迷得神魂颠倒,此后便天天泡在这凤栖乐坊,为陶明珠花了不少钱。”
“可谁知道,这男人的心变得比翻书还快。”
“后来,他见到了岳蝉衣跳舞,立马就移情别恋了。”
“再后来呢?”司徒半梦追问道。
这时,那位妇人叹了口气,说道:“再后来啊,就听说徐风遥坠马死了,真是可惜。”
“而陶明珠,也从那以后便没在这乐坊里出现过。”
“有人说她是因为徐风遥的背叛,伤心欲绝,离开了长安。”
“也有人说,这里面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事呢!”
司徒半梦听完,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。
她望着台上仍在跳舞的岳蝉衣,觉得这看似热闹繁华的乐坊背后,似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有意思,好像又来活儿了呢……
司徒半梦勾起嘴角,转身离开了这繁华之地。
岳蝉衣结束了台上的表演,身姿略显疲惫地沿着后台的廊道匆匆返回。
廊道里光线昏暗,杂物随意堆放。
她一心想着快些回到房间休息,没留意脚下,脚步被一只木箱绊了一下。
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扶旁边的墙壁,却不想被墙壁上凸起的尖锐之物划破了她的掌心。
“嘶……”
岳蝉衣疼得倒吸一口凉气,连忙抬起手查看。
只见一道细长的伤口横跨掌心,殷红的鲜血如细密的珠子般渗了出来。
岳蝉衣皱皱眉头,打算回房包扎。
血滴一点点落下,被一股神秘而无形的力量捕获。
那血滴竟在半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,向着廊道另一头飞速射去。
血滴到了司徒半梦的手中。
她轻捻指尖,将这滴带着岳蝉衣气息的鲜血,缓缓滴落在窥世镜的镜面之上。
刹那间,窥世镜光芒大盛。
一道刺目的光带在镜面上飞速旋转、交织。
司徒半梦凝神注视,只见镜中光影变幻,一幅幅画面如潮水般涌现。
里面呈现出岳蝉衣的生平。
最初,是两个年幼的身影在乐坊的庭院中嬉笑玩耍,她们是岳蝉衣和陶明珠。
那时的她们天真无邪,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。
接着,画面一转,两个女孩在昏暗的房间里,对着一面破旧的铜镜,认真地练习着舞蹈动作。
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。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她们的舞技日益精湛,在乐坊的演出中逐渐崭露头角。
慢慢的,岳蝉衣与陶明珠渐渐成为了凤栖乐坊的招牌。
长安无人不知这两位舞女。
一时之间,两人风头无两。
这时,镜中出现了一位俊逸男子。
他正是徐风遥。
夜幕低垂,凤栖乐坊内灯火辉煌。
徐风遥身着蜀锦华服,阔步迈入,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
此时,陶明珠正于台上翩翩起舞。
她一袭绯红舞裙,恰似燃烧的火焰。
每一个旋身、每一次折腰,都引得台下喝彩连连。
徐风遥目光被她牢牢锁住,眼神炽热,嘴角不自觉上扬。
曲毕,全场掌声雷动。
徐风遥猛地起身,高声喊道:“好!”
接着,他让随从捧出一个精美的匣子。
匣子打开,里面是满满的黄金。
而这仅仅是开场。
随后,徐风遥接连出手,一沓沓银票、一颗颗圆润珍珠,如雪花般飞向舞台。
“这是赏明珠姑娘的!”
他一边喊,一边毫不犹豫地让人将财物送上台去。
周围人惊呼声此起彼伏,看向徐风遥的眼神满是惊叹与羡慕。
坊主笑得合不拢嘴,赶忙上前讨好:“徐公子,您如此厚爱明珠,可真是她的福气!”
而徐风遥却大声说道:“明珠姑娘,只要你能一直为我跳舞,这世间珍宝,我都为你寻来!”
陶明珠脸颊绯红,眼中闪烁着异样光芒。
她轻移莲步,走到台前,微微欠身,柔声道:“多谢徐公子厚赏。”
徐风遥望着她,仿佛世间万物都已不复存在,只剩台上这位令他神魂颠倒的佳人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陶明珠常常去徐风遥的府邸上跳舞。
众人皆知,陶明珠是徐风遥的人。
而陶明珠也身价飞涨,远远的超过了岳蝉衣。
可好景不长,那徐风遥许是腻了,慢慢的不再请陶明珠来府上跳舞。
而岳蝉衣的舞姿已经练的出神入化,渐渐的超过了陶明珠。
一个月后,徐风遥又来了凤栖乐坊。
这日,他一袭月白锦袍,手持折扇,慵懒地靠在软榻之上。
而身旁的陶明珠笑意盈盈,正为他斟酒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