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怪莫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62章 狂妄,祸害大明,有怪莫怪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狂妄

古今通集库位于紫禁城的西北角,又称宫中档案府。</p>

里面封藏着皇帝历年颁布和封赏的诏书底档,还有数十万册的宫中藏书。</p>

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图书馆,掌管古今通集库的正是印绶监掌印太监赵成。</p>

赵成是吴王府的老人,也是明朝互市的开创者。</p>

洪武八年朱元璋派他去甘肃河州买马,因为货币不通无功而返,上奏朱元璋用丝绸、茶叶跟西番诸卫交易马匹。</p>

赵成年近五十,圆脸大耳面白无须,一见到朱樉立马点头哈腰:“二爷列个书单,老奴亲自送到府上,怎敢劳烦二爷亲自跑一趟啊。”</p>

见他正在指挥小火者们在广场上晾晒书籍,朱樉摆摆手说道:“本王闲来无事逛逛。”</p>

赵成弯着腰走在前面说道:“那老奴陪着二爷。”</p>

看着那些手忙脚乱的小火者,朱樉摇头说道:“那些孤本重要,你派个人给我做向导就好。”</p>

赵成唤来一名十五六岁的小太监再三叮嘱:“伺候好二爷,不然咱家扒了你的皮。”</p>

那名小太监一口答应,朱樉跟在他身后走进这间浩瀚无比的藏宝库中。</p>

望着星罗密布一眼望不到头的书架,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。</p>

库房内全是樟木条的味道,朱樉好奇道:“这里全是书籍,一旦走水如何灭火?”</p>

小太监回答道:“库房周围除了三十二口太平缸和四口直通金水河的水井,每间库房旁边的耳房里都备着若干水袋、水囊,还有麻撘和唧筒。”</p>

水袋是牛皮和马皮缝制顶部插着竹管,造型很像热水袋。水囊就是装着水扎好的动物膀胱。</p>

麻撘的样式跟太监手里的拂尘差不多,是用来扑火的。唧筒又称水龙,就是用竹筒做的简易水枪。</p>

这些差不多就是现在最好的灭火装备了,朱樉点点头挑了二十二史,有些诧异道:“《元史》还没修订完吗?”</p>

小太监如实回答道:“元史馆那边在去年就编撰完了,因为监修的主官不在还没有审议。”</p>

朱樉刚想骂哪个王八蛋这么不负责任,才想起担任《元史》监修的好像叫秦王。</p>

朱樉指着一扇大铁门不动声色道:“后面那间屋子比这间大一倍,里面存放的是何物?”</p>

小太监如实回答道:“后面存放的是全国黄册与各地鱼鳞图册的副本,有一百多万册。”</p>

黄册是全国户籍,鱼鳞图册相当于全国土地的登记表。</p>

这两样东西就决定了全国赋税和各地粮长。</p>

朱樉有些感慨,朱元璋规定每十年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「大造」,在明朝中后期名存实亡。</p>

毕竟文官集团崛起,老朱家和国库里的粮都进了读书人的口袋。</p>

朱樉为什么要读书?只有成为读书人才能更好的对付读书人。</p>

朱樉满载着满满当当一马车的书籍迎着夕阳回到府中。</p>

正在院内玩耍的朱高煦一看到堆得跟座小山一样的书籍,小脸煞白道:“爹你可千万不能想不开啊?这么多书还不得把人活活看死啊。”</p>

朱樉竖着三根手指头,一脸自信笑着说:“这点书不够你爹看三个月的,你信吗?”</p>

朱高煦人小鬼大说道:“不是孩儿不信,大哥、二哥体弱多病,到时候要是有个万一,连个给你打幡摔盆的人都没有,爹爹能不能在临死前立孩儿为世子啊?”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神瞳捡漏,十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

杨梅大叔

开局征服女魔头,我悟性逆天了

借我三两风

我具现了蜀山游戏

叫我小郭

年代1959带全家做城里人

爱吃老虎的牛

误嫁皇叔:嚣张医妃惹不得

安卿心

【清穿】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

迷茫期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