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2章 夜夺平州
高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42章 夜夺平州,妈妈你真棒插曲我来救救我,高月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夜夺平州
夜夺平州</p>
隋军选择的时间非常精准,就是结冰的前夕,渤海的海冰是淡水,海水在半米厚的冰层下,没法再煮盐,不像南方,冬天依旧可以煮盐。</p>
折腾十天后,河水开始结冰,但运盐船队却踪影皆无,这时,窦建德才猛然反应过来,急忙派人赶去海边抽取海水,但为时已晚,海面上已经开始结冰。</p>
窦建德没有选择了,只得下令在各县城的官库和民居内收集盐。</p>
官库里没有盐,只能在民居和市场上搜罗,士兵闯进民居,直接翻箱倒柜,百姓和商人怨声载道,很多百姓和商人甚至把盐倒入水缸,躲避搜查。</p>
大搜查了好几天,才收集到两百石盐,这无疑是杯水车薪,只够他的几十万大军吃十天左右。</p>
窦建德心烦意乱,只得又命令士兵去海面上凿冰取水。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,虽然效果不大,但总比彻底断盐要好。</p>
这时,宋正本提了一个建议,让窦建德派人去北平郡买盐。</p>
但窦建德不知道,此时北平郡已经变了天。</p>
自从江南隋军击败高句丽,夺取辽东和辽东半岛后,辽东基本上没有驻军,只有辽东半岛上有驻军。</p>
这天上午,榆关前忽然来了几百名赶骡车的商人,守城的士兵一看就知道了,参客入关了。</p>
每年大雪来临前,在辽东讨生活的千余名参客都会陆续入关,来幽州卖货并过冬。</p>
这里的关可不是山海关,山海关要明朝时才修建,但隋朝也有封锁辽西走廊的关隘,叫做榆关,位于山海关南面三十里处,同样也是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</p>
榆关有五百名守军,隶属于幽州总管罗艺,目前被李渊封为燕王。</p>
主将叫孙连云,是一名郎将,他是罗艺的亲兵,才得到守榆关这个肥差,他听说参客入关了,欢喜得嘴都合不拢,立刻跑上城头。</p>
每年参客入关会带来大量人参皮毛,也让孙连云着实发一笔财。</p>
按照惯例,每个参客入关都要留下三根人参作为过关钱,千名参客就是三千根人参,另外,死在关外的参客,他们的财产都要交官,这也是很大一笔收入。</p>
还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,便宜买到人参和皮毛,然后再高价卖给中原的商人,也能大赚一笔。</p>
所以每年的参客入关,是最守军们最期待的时刻,当然,孙连云不可能自己独吞,七成要上交给罗艺,就算这样,他也能赚得盆满钵满。</p>
城头上,孙连云望着参客的骡车浩浩荡荡而来,骡车上还插有旗帜,他连忙下令,“开关门迎贵客!”</p>
榆关的城门打开了,孙连云带着一百多名士兵走出关城迎接,为首参客正是他的熟悉的何老大,曾挖到三根千年人参,被誉为参王。</p>
孙连云大笑道:“何老大,今年挖到千年人参了吗?”</p>
“何老大没有挖到,但我挖到了!”何老大身后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。</p>
“什么人?”孙连云喝问道。</p>
何老大尴尬地闪开,他身后出现一名身材极高的年轻男子,手执一杆大铁枪,虽然穿着和参客一样皮衣,但气质完全不像。</p>
孙连云手握刀柄喝道:“你是什么人,不允许带长兵器入关。”</p>
年轻男子冷笑道:“我乃齐国公、右卫大将军罗士信,听说过吗?”</p>
话音刚落,长枪也刺到了,速度太快,孙连云躲闪不开,“噗!”长枪刺穿了他的脖子,孙连云当即毙命。</p>
罗士信一举长枪,大喊道:“杀啊——”</p>
</p>
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